復雜多金屬硫化礦型金礦是我國重要的黃金資源,我國產金基地山東、河南等省儲藏大量這類礦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江西、安徽、湖南等銅基地的銅礦中普遍伴生金。這類礦石主要有硫化物及貧硫化物型或金—黃鐵礦型、金—銅—黃鐵礦型、金—石英—多金屬型等。
金除與黃鐵礦密切共生外,大多和銅、鉛等礦物密切共生。這種金礦提金處理時產生的問題與礦石中金的賦存狀態(tài)和載體礦物有直接關系。而金—銅硫化礦型金礦是主要的類型,也是常見的難處理礦石。這類礦石直接氰化浸出,一般浸出率較低,且消耗大量的氰化物。其難浸的主要原因為:
1.復雜多金屬硫化礦型金礦礦物中的銅、鐵、銻、錳、鎳等金屬硫化物在浸液中易與空氣中的氧發(fā)生化學反應,消耗大量的氧氣和堿。同時,這些金屬離子又能與氰根離子發(fā)生化學反應,如銅與氰根離子能根據氰化物與溶液中銅的濃度比生成多種銅的絡合物如:Cu(CN)、Cu(CN)2-、Cu(CN)32-、Cu(CN)43-,消耗大量的氰根離子。
2.銅等賤金屬硫化礦在浸液中溶解不僅消耗氧氣和氰根離子,其氧化產物可以在金粒表面形成鈍化膜,或與氰根反應生成不溶的化合物覆蓋在金粒上,并降低浸液的電位,使金的氰化速度降低或氰化不能進行。
3.復雜多金屬硫化礦型金礦礦物中的銅、鐵、銻、錳、鎳、鉛等金屬離子,一般都能與氰根離子形成氰絡離子,進入溶液中的銅氰絡離子等對金的鋅粉置換、離子交換、溶劑淬取及活性碳吸附均有不良影響。因此,這類礦石需經預處理脫去銅、鐵、銻等金屬后再用氰化物或其它浸出劑浸出。目前預處理方法主要有焙燒氧化法、細菌氧化法、加壓氧化法、化學氧化法等。
本文以純硫化銅礦物為研究對象,在添加氯鹽的酸性體系中,開展了加溫、加壓預氧化浸出除銅研究,目的是為實際含銅難處理金礦的工業(yè)應用和難以經選礦富集的低品位硫化銅礦石的濕法處理工業(yè)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河南方大實業(yè)有限公司專業(yè)生產球磨機,破碎機,烘干機設備,選礦設備等大中小型礦山機械設備,歡迎廣大客戶,來廠洽談。
電話:0371-63289448 手機:13838159488 聯系人:金經理